确定素材 要求必须选的,看看喜欢哪个人物,自由选,老师就选生物学家和妹妹。 没做要求的,随意选,场景就选自己心里想去的地方,比如老师想去幽深的洞穴,那我们就选这个;装备简单选两三样,这个写作文时只要罗列一下,未必会具体用到;至于险情,如果选了洞穴,提供的险情不太适用,我们就自己想象一个,比如遭遇奇怪生物的攻击。 老师告诉大家,写这次的作文,快速地确定了素材,然后再思考具体的情节,这样思考更容易,如果连故事带场景、带人物一起思考,情况就复杂了,不建议这样做。 搭配不当 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 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把“眼睛”改为“目光”。) 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出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 (把“揭露”改为“表现。”) 我的家乡是宁波人。缩句变成“家乡是人”(主谓搭配不当) 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王丽十分爱护时间。” 这句话中“爱护”与“时间”搭配不当,应改为“爱惜”。 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主宾不搭配,可把“季节”改为“地方”。 修饰词: 嗒嗒的声音 轻快的音乐 美好的情感 理直气壮地说 热情地迎接 与战争有关的词语: 烽火硝烟 声东击西 出奇制胜 勇往直前 血流成河 南征北战 纸上谈兵 有典故的古代成语: 完璧归赵 拔苗助长 掩耳盗铃 破釜沉舟 卧薪尝胆 三顾茅庐 指鹿为马 单刀赴会 词语解释: 左右为难: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悠然自得: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大致情节 确定了素材,就可以编故事了,你带着生物学家,还有妹妹,去哪里原始森林的幽深洞穴里进行科学考察,遭遇巨大的毒蜘蛛的攻击,最终化险为夷的故事。 编故事也很简单,因为人物、场景都定了,再想象出一个危险的情况就行。书上给我们提供了些参考,如果不中意,可以从我们平日里看过的电影、电视,或书上的情节里简单选一个就行。 前后矛盾 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王芳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她大概是生病了。(“断定”和“大概”矛盾,去掉“大概”或去掉“大家断定”。) “昨天傍晚刮起了一夜大风。” 这句话中“傍晚”和“一夜”有矛盾,应改为“昨天傍晚刮起了大风。” 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既然世界上都没有,那中国怎么又有呢?应把“没有”改为“仅有”)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前后不呼应,前面的主语是正反两面的意思,后面的宾语只有正面一面的意思,前后不呼应。) 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积累 好句 比喻句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这句话把人们过搭石的声音比作轻快的音乐,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句子把蔺相如见到廉颇比作老鼠见到猫,写出了蔺相如对廉颇的“怕”,这种“怕”是建立在国家利益之上的,更突出了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设问句 看!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那是流星体! 这个设问句,自然地引出了正要说明的对象:比火箭速度快很多的流星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