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好学 近年,赶海在新西兰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从鲍鱼到海胆,一边是合法合规的赶海乐趣,一边是过度捕捞带来的质疑和批评。 最近,赶海的话题焦点中还出现了一个新物种——海星。 奥克兰附近的赶海胜地 海星都要被吃完了 奥克兰往北开车1小时左右,有一个热门的赶海地Omaha海滩。 这里海岸线宽阔、沙滩细软、吃喝玩乐样样齐全,每年夏天会有大量人涌入。 再加上这里的岩石池有着丰富的海鲜,使得其成为一个休闲、赶海的网红胜地。 赶海的人一多,自然也容易出事。 现在,这片海滩连海星都快要灭绝了。 “岩石池过去到处都是海葵、虾和各种海洋生物,还有螃蟹和海星,但现在几乎什么都没有了,”倡导组织拯救岩石池委员会的负责人MaryCoupe说。 Coupe说,她经常看到一大群人配备了锤子、电线、螺丝刀,只为了从岩池中撬走各类海鲜。 长春花、帽贝和章鱼都是用桶装的,海星捡了就架在烧烤架上烤。 不少当地人也经常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成群结队的人在当地扎起帐篷,一呆就是好几天,吃饱喝足,满载而归。 当地团体和毛利部落声称,人们一直在不分青红皂白地捕捞成桶的海鲜并在海滩上烧烤。 他们担心对贝类、帽贝、章鱼和烤海星的喜爱正在破坏生态系统并导致一些物种走向灭绝。 千人请愿实施禁令 但政府无动于衷? 在Omaha这个度假胜地,两旁是豪宅。 随着潮水退去,当地居民们便聚集在一起,计划进行各种干预。 他们成立了倡导组织——拯救岩石池委员会,并提交了一份请愿书。 请愿书主要有两点诉求: 一是实施临时禁令。 他们提议在两年内禁止从海岸带走一系列物种,但不包括一些贝类物种,如鲍鱼、岩龙虾、鸟蛤、扇贝等。 二是要求政府减少合法捕捞的限额。 目前,海星等每日合法休闲捕捞的限额为50只。 最终,提交给议会的请愿书收到了3000个签名,随后在MPI的公开咨询中,大多数人也支持禁令。 MPI表示,如果调查后有证据表明确实构成“可持续性风险”,可能会考虑降低限额。 但MPI也直言,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展行动的时间可能在2022年或2023年。 果不其然,委员会负责人MaryCoupe称,政府的无动于衷让他们失望。 “自提交请愿书以来已经过去了一年,但没有任何改变。成百上千的人依然蜂拥而至,撬走一桶桶的海鲜。” 禁令受阻原因揭晓 没有毛利部落支持是硬伤 熟悉新西兰的人都知道,要想更改捕捞限额,确实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 但实施临时禁令,其实不难。 为何这次Omaha岩石池的赶海禁令,政府就视而不见呢? 让我们先把视线转一转,看看其他几个例子。 在激流岛,毛利部落声称曾经丰富的海湾,小龙虾现在被认为功能性灭绝,扇贝床被疏浚和过度捕捞破坏,以及消瘦的贻贝和消失的鲍鱼,他们要求执行禁令以保护贝类等海鲜。 在科罗曼德地区,毛利部门也要求政府采取紧急行动,以免扇贝床变得如此之少,以至于尚未出生的几代人甚至都不知道该地区不久前曾盛产扇贝。 这些毛利部落的请求都被政府批准了,但Omaha居民的禁令请求却遭到了拒绝。 原因何在?因为政府表示它未能代表当地的iwi。 渔业部长DavidParker称,临时禁令请求被拒,因为它没有得到“该地区有毛利部落的团体”的支持。 据悉,毛利组织NgātiManuhiriSettlement信托不支持Omaha当地居民的请愿,但该信托正在自己申请禁令,禁止捕捞岩石池中的物种。 华人互相提醒: 现在赶海只看不拿 赶海中也不乏华人的身影。 许多新西兰华人喜欢在小红书上面分享吃喝玩乐旅行攻略,这一定程度造成了内容的大量同质化。 只要你搜索Omaha赶海,去过的华人推荐的地点,都是这同一个地方。 去年在小红书上,也的确看到很多华人也来到了这处海滩赶海。 章鱼、海星、海胆都不少…… 不过,也有华人晒出当地已经实施禁令的牌子。 牌子上规定了不能捕捞的海鲜品种,并配有中文“只看不要拿”的警告。 不少华人都在互相提醒。 不过,在近日Stuff等媒体的采访中,当地居民仍对政府的行动感到失望。 Mahurangi议员ChrisPenk也表示,尽管社区居民做了很多,但保护岩石池的整个议题已经“在进程中消失了”。 他说,改变规则很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就是议员们拿薪水的原因。 他指出,这似乎是一个缺乏意愿的问题。 如果在Omaha当地居民提交请愿书后,政府已经行动出门收集证据,那现在早就有了至少1年的数据来支撑这些物种是否有走向灭绝的危险。 当地居民担心, 如果不改变规则, 岩石池将失去生命, 一代代的孩子也将错过, 在海滩上观赏海洋生物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