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生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需求迫切资管公司探索新路径参与救助危机企业

2022-10-18| 发布者: 莲都生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面对万亿元级别的不良资产市场,以不良资产经营为主业的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收持资产,同时加快处置速度,充分...
白癜风传染吗

  面对万亿元级别的不良资产市场,以不良资产经营为主业的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收持资产,同时加快处置速度,充分发挥化解风险的功能,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参与救助危机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不良资产处置能力尤为关键

  遵循监管要求,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在不良资产主业领域深耕细作。从收购端来看,近年来,资产管理公司持续加大不良资产收持的力度。

  记者了解到,2017年以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东方”)持续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累计收购金融不良债权超6500亿元,助力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实现风险化解超过1000亿元。

  从其他3家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发布的今年上半年数据来看,各家机构持续加大不良资产收购力度。比如,上半年,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新增收购经营类不良债权资产261.57亿元,新增收购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44.33亿元。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值得关注的是,资产管理公司在收购不良资产包时,更加关注的是不良资产处置能力。在收购时,更注重商业银行推出的不良资产包质量。原因在于,随着不良资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收购,但由于存量资产规模较大,资产管理公司面临资金成本和资本占用压力,加大存量资产处置速度的需求紧迫。

  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是恢复基础仍不稳固,面临挑战。有专家认为,银行推出的不良资产包质量也存在变化的趋势。因此,在一级市场,买方和卖方对未来资产包的价值判断存在不小的分歧,处置能力成为资产管理公司收持不良资产包时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

  量身定制处置方案

  不良资产经营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本占用较大。因而,资产管理公司一般会主动加快存量资产的处置速度,以缓解资金成本、资本占用等压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债权转让,加快存量资产周转,实现资金快速回收。此外,资产管理公司还充分运用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多手段、多渠道处置不良资产。

  当前,传统的不良资产业务盈利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发展。非金不良资产业务的占比不断提升,以债务重组为主要处置方式的非金不良资产业务越来越受到重视。

  前述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非金不良资产债务重组业务不涉及对债务人的资产进行处置,可以使债务人持续经营,在重组后有正常的经营性现金流,相对于处置类不良资产业务,收益预期更加稳定。

  针对一些不良资产包的难点、痛点,资产管理公司千方百计加大处置力度,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处置了一批项目难点。比如,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融”)重庆分公司成功实现重庆某实业公司长龄债权处置回现。今年以来,中国华融重庆分公司针对长龄包处置难点、痛点,结合实际量身定制处置方案,狠抓落实,切实加快长龄包去化。9月23日,中国华融重庆分公司成功实现重庆某实业公司长龄债权的最终处置,回收现金3000余万元。

  据记者了解,该债权此前因存在相关问题已导致2次流拍、1次变卖失败,多种渠道营销推介均无法实现处置。

  中国华融有关负责人介绍称,针对这一困难,中国华融重庆分公司迎难而上、深入调研,进一步梳理摸排债权资产情况,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第一时间主动对接政府平台公司,细致沟通债权情况,深入剖析问题成因,找准问题症结,制定解决方案:一是针对抵押在建工程无相关建设资料且未按规划建设、不能正常办理不动产权证这一情况,多次走访区国土局、规划局、住建委等部门,沟通解决抵押物瑕疵问题;二是针对厂房陈旧存在安全隐患,依托管委会沟通处理租赁人搬迁及租赁纠纷,并积极配合管委会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历时7个多月,经过多方多轮沟通协调,最终成功推动政府平台公司收购中国华融的债权,统一对抵押厂房、闲置工业土地进行整合利用。

  有专家表示,该项目的成功处置,有力地支持了地方政府盘活区域闲置资产,维护了区域稳定,优化了营商环境,化解了社会矛盾。

  发挥“产业+金融”优势

  资产管理公司深入探索,不断拓展路径和方法。今年以来,有两大领域成为业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即加大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化解和助力国有企业业务主辅分离。

  有业内人士表示,资产管理公司在长期的不良资产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整合资源,引入第三方管理或者资本运作等多种方式盘活资产。凭借这些专业手段,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积极参与房地产行业风险的化解处置。今年以来,资产管理公司落地了一批受困房企风险化解项目。

  随着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资监管体系改革等方面的推进,国有企业主辅业剥离在整合非主业资源和盘活存量资产方面产生了大量需求。

  专家认为,资产管理公司从存量资产入手,运用市场化手段,发挥“产业+金融”的优势,梳理国有企业存量债务,对国有企业非主业、非优势的资产进行剥离,帮助国有企业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国企改革,解决国有企业主业不突出、经营效率不高的问题,使国有企业资源向优势主业集中,实现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可以说,资产管理公司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了金融体系“清道夫”和实体经济“助推器”的作用。

  比如,2017年以来,中国东方持续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主动服务实体经济,累计投放央企国企“两资”“两非”清退业务金额超350亿元,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供应链产业链开展市场化债转股224亿元。支持深化金融改革,成功发行上交所首单碳中和资产支持证券52.5亿元,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业务余额逾2500亿元,发行行业首单100亿元房地产专项金融债券,累计投放涉险房企纾困项目金额超40亿元,推动约700亿元货值的地产项目复工续建。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莲都生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莲都生活网 X1.0

© 2015-2020 莲都生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