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生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蔡旭哲为出征太空备战12年,家乡父老插彩旗为英雄壮行

2022-08-25| 发布者: 莲都生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极目新闻记者杜光然丁鹏6月4日上午,当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确定,位于河北省深州市兵曹乡的蔡张村沸...
通州友谊医院 建档 https://www.xiaomaiyunbao.com/

极目新闻记者杜光然丁鹏

6月4日上午,当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确定,位于河北省深州市兵曹乡的蔡张村沸腾了。

这个距石家庄百余公里的冀东小村,是航天员蔡旭哲的家乡。46年前,他出生于此,并从这里的农家小院走出,踏上飞天之路。

蔡张村街头(极目新闻记者杜光然摄)

为圆梦九天,蔡旭哲准备了12年。如今,英雄即将出征,蔡张村的父老乡亲们将临街的一处墙壁凃成白色,刷上“弘扬航天精神,实现飞天梦想”的红色标语。通往蔡旭哲家老宅的道路两旁插满了彩旗,有百余米长。

蔡张村街头(极目新闻记者杜光然摄)

姐夫蔡盼成说,他和妻子将陪着岳父母一起收看神舟十四号的发射直播,为蔡旭哲加油壮行。

6月4日上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在东风航天城问天阁与媒体见面。和陈冬、刘洋不同的是,这是蔡旭哲首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

距问天阁1800公里外的河北深州蔡张村,家乡父老也在紧盯着电视屏幕,为蔡旭哲的首次亮相而振臂欢呼。

村里粉刷了“弘扬航天精神,实现飞天梦想”的标语(极目新闻记者杜光然摄)

蔡张村位于冀东平原,各家各户的房子都挨在一起。邻居卢先生曾和蔡旭哲在一家小学上学,只比他低一级。卢先生说,蔡旭哲还有一个姐姐,是当地一名小学老师。他们的父母靠种地将姐弟俩抚养长大,他们种植玉米、小麦等,也种苹果、梨、桃子等水果,老两口如今已年近古稀。前几年,蔡旭哲的父亲还常来卢先生开的农资店购买农药化肥。

邻居蔡先生说,蔡旭哲家以前种桃树,后来改种梨树。蔡旭哲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深州的水蜜桃。蔡旭哲一家人都很好相处,他父亲非常乐观,身体也很好,完全看不出是一名年近古稀的老人。蔡旭哲在过年时也常回老家,见了亲戚邻居都会热情打招呼。

堂奶奶介绍,蔡旭哲从小就稳重踏实,身体素质也很好,19岁时应征入伍了。他一直是老蔡家的骄傲。

6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辗转联系上蔡旭哲的姐夫蔡盼成。他表示将会和妻子陪同岳父岳母一起观看神舟十四号的发射直播,为蔡旭哲加油。家里人一直都很支持蔡旭哲的工作,也以他为傲。

为逐梦太空备战12年

据央视新闻消息,2010年5月蔡旭哲经过层层选拔,进入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队伍。而在报名的时候,担任带飞教员的蔡旭哲正在执行外出任务,险些与选拔失之交臂。

“下达了选拔航天员的通知以后,我不在部队,当时外出执行任务,我自己也不知道,任务完成得比较顺利,提前将近一个月回来了,后面比较顺利,成功入选了我国第二批航天员。”蔡旭哲说。

蔡旭哲表示,航天员训练包括基础理论、体质、航天环境适应性、心理等八大类上百个课目。尽管他拥有多年的歼击机飞行经验,航天员训练中一些挑战身体极限的训练,还是超出他的想象,沙漠生存训练就是其中之一。

“在沙漠训练中,白天最高温度达到四十多摄氏度,晚上最低到了零摄氏度左右。我们只携带一些饮用水、救生器材、指南针等物品。两天48小时的训练经历了四季,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很苦很累,但是很快乐。”蔡旭哲说,杨根思讲的“三个不相信”,回想起那段经历是比较贴切,正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从2010年5月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12年来,蔡旭哲目送多批战友出征太空、载誉凯旋。对此,蔡旭哲表示,航天员选拔考试,差距很小,有时候可能就差零点零几分,但对航天事业来说,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要求百分之百。有时候成功差一点点就失败,失败差一点点就成功。所以说只要自己没有飞天就说明自己某方面还有差距,所以说就要查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去补自己的短板,直到自己具备了真正执行任务的能力的那一天。“我觉得12年说长很长,说短也很短,过来以后我感觉也很快也很充实。”蔡旭哲说。

延伸阅读

“史上最年轻乘组”即将出征,指令长:期待与“神十五”乘组会师太空

极目新闻记者丁伟丁鹏

6月4日上午9时,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于5日上午发射,发射时间瞄准北京时间6月5日上午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

陈冬和刘洋此次将是第二次出征太空,而蔡旭哲则是太空新面孔。指令长陈冬表示,在任务末期,神舟十五号乘组也会入驻空间站,到时候中国将会有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共同生活,共同工作,那时候的空间站会非常热闹。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图源:人民日报)

时隔6年更想上太空

陈冬,籍贯河南郑州,1978年12月出生于河南洛阳。2016年10月,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2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4日上午,在记者见面会上,陈冬称,六年前的太空之旅结束后,他对太空的渴望与日俱增,“6年前是想上太空,现在是更想上太空”。

陈冬表示,能够再次执行飞天任务,并担任指令长,“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我的考验,在深感自豪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和压力”。

陈冬介绍,此次的任务和以往相比,有传承更有发展。“我们先要入驻核心舱,继续开展相关工作,这是传承。而后就是准备迎接新的小伙伴--问天舱和梦天舱,它们的加入让核心舱不再寂寞,三舱联手打造系统更稳定,功能更强大,设备更齐全的中国空间站。”陈冬说。

陈冬还透露,在任务末期,神舟十五号乘组也会入驻空间站,到时候中国将会有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共同生活,共同工作,那时候的空间站会非常热闹。

陈冬(图源:人民日报)

十年之后与太空再相逢

刘洋,籍贯河南林州,1978年10月出生于河南郑州。2012年6月,执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0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十年前,当我离开天宫一号时,我庄严地敬了个军礼,坚定地对自己说: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再回来。”在4日的记者见面会上,刘洋的话语深情而充满力量。她说,2012年的6月,她代表中国女性出征太空,无比的幸福、激动。十年后,刘洋和队友再次带着祖国和人民的期盼圆梦太空,依然是十分的幸福。经过上次飞行的洗礼,经过十年的历练,她更多了几分自信和从容。

刘洋介绍,这十年,她读书深造,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这十年,她静心学习训练,为任务做着充分的准备;这十年,她走进学校,走上讲台,撒下种子,播下希望;这十年,她还成为了幸福的母亲,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非常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们,是他们的爱与支持,让我在向前的路上更有信心,更有勇气,更有力量。非常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人生出彩、梦想成真,与时代共同成长进步的机会。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会一直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刘洋(图源:人民日报)

想在太空找一找家乡

除了陈冬和刘洋,在这次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当中还有一个新面孔,他就是航天员蔡旭哲。

蔡旭哲,男,汉族,籍贯河北深州,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76年5月出生,1995年9月入伍,199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训练基地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记者见面会上,蔡旭哲作为太空新面孔备受关注。蔡旭哲说,经过12年的准备,即将出征太空,他既高兴又自豪,但更多的是责任与使命。“太空出差”半年,他最期待的就是问天、梦天两舱和核心舱对接后太空家园建成的那一刻,“但我要尽快适应太空失重生活,尽快地熟悉太空家园的环境”。

蔡旭哲还称,在工作之余,他也会尽情领略太空美景,拍一拍美丽的地球和伟大的祖国、看一看长江和黄河、找一找亲爱的家乡,届时也会分享给大家。

蔡旭哲(图源:人民日报)

“史上最年轻乘组”

陈冬、刘洋和蔡旭哲3人均为“75后”,3人全部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他们也是我国载人飞行任务以来平均年龄最年轻的乘组。

4日上午,在记者见面会上,担任指令长的陈冬代表乘组发言。他表示,从年龄上看,3人相对年轻,但3个人都有充分的准备、火热的激情和十足的信心。3人12年的朝夕相处、2年半的任务训练,彼此越来越熟悉、配合越来越默契,做到了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和目标统一,“我身上虽然有压力,但感受到更多的是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陈冬还表示,神舟十四号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造期的关键一战,困难更多,挑战更大,但他坚信,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全体科研人员的保驾护航,有科学扎实的训练准备,3人乘组一定会以满格的信心,满血的状态,满分的表现,坚决完成任务。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莲都生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莲都生活网 X1.0

© 2015-2020 莲都生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